书墨堂>穿越历史>朝天阙 > 第147章 讲经大会,之惊
    等她们再回头时,那难罗法师已经在台中央的蒲团盘腿坐下。只是好像并不急着发言,微闭双眼,一副打坐入定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多一会,一名白衣少年走到讲经台一侧坐下,顺手在面前铺开纸笔,静坐伺候着。

    果然这白衣少年又是悟门。

    原来作为百子之首,她除了领诵经文以外,还有一项“殊荣”,就是负责在难罗法师讲经之时记录下他所讲经的内容。她的位置自然也就距离“高僧”最近,在其他人看来,这确实算得上是个无上荣耀了。

    坐定片刻,等到全场无声,刘驰驰注意到这番僧难罗的喉结动了一动,眼睛微微睁开,张口缓缓说道:

    “我今日所讲的《阿含经》,乃是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,其中内容均为记述佛陀及其弟子修道和传教之时的活动言行。其中论及教义有四谛、四念处、八正道、十二因缘、十二分教、无我、无常、五蕴、四禅……”

    刘驰驰明白,这番僧终于开讲了。

    别看这番僧心术不正,背地里一副花花肠子,人又长得古怪猥琐,可不料说起佛籍经典来倒是头头是道,一副口若悬河的模样,想来平时也没少下苦功。

    这也难怪,刘驰驰想到,举凡是四海云游的僧人,如若没个口舌之长,怎能混成他现在这副样子,动不动就是国师自称,出入还有神策军保驾护航。

    刘驰驰实在没有心思听他讲话,再者他自己本就对佛经不感兴趣,他微微示意了一下老夫人,起身沿着会场四处溜达去了。

    讲经台子足够的大,殷家的贵宾座席位于台子的最右侧,而悟门恰巧是坐在台子的最左侧,相隔甚远,加之围观听讲的人又多,人山人海地围坐了几圈,所以从一开始悟门压根就没有注意到他。

    台上的悟门素素的容颜,面目宁静,只管低头执笔,用心地记录着难罗所讲的每一个字,写到停顿处,也会偶尔抬头看一眼那难罗法师,眼神的瞬间有些复杂而又难以捉摸的意思。

    刘驰驰背着手绕过人群外围往台子的左侧边走边看,时不时停下来端看悟门几眼。他相信,就在这个场子里,自己一定是那个最了解悟门的人。也只有自己,才能洞察悟门真正的心思。

    讲至中途,那难罗法师停了一停,想是讲得口有些干了。一旁的主持僧人会意,连忙安排了清茗奉上,听众也趁这机会稍事歇息。

    可刘驰驰的眼光却一刻都没有离开过悟门,他注意到,趁着休息的机会,悟门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左手往写字的案几上移了一移,并没有抬高,只是沿着案面往前轻微地挪动而已,那衣袖之下好像藏着什么重物似的。

    刘驰驰瞬间皱紧了眉头。

    这丫头到底想干什么?那衣袖之下藏着的难道是兵刃吗?

    一切容不得他细想,讲经大会又接着开始了……

    兴许是好茶帮忙提了神,这难罗法师竟然愈发来了兴致,神采飞扬间,竟有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架势。

    “时诸比丘,于乞食后,集花林堂。各共议言:诸贤比丘!唯无上尊,为最奇特。神通远达,威力弘大。乃知过去无数诸佛,入于涅槃,断诸结使,消灭细论。这句话又作如何解释呢?”

    停顿了一下,他四顾一眼说道:

    “这时正为诸比丘们,到街上去乞食回来吃饭后,齐集在精舍的讲堂。大家相互谈论说:诸位贤兄弟们!唯有我们的佛陀,无上的尊者,才是最为奇异特出的觉者!有着神通广大甚远,威德妙力达于绝顶的人。因此,能知过去世算不尽的诸佛,已证入涅槃寂灭,断诸执着烦恼,消灭不实的戏论等事……”

    刚说到这里,台下的刘驰驰突然注意到悟门的左手动了一动,一把短匕的剑柄赫然从她白色衣袖底下露了出来。

    事情要糟!

    情急之下,刘驰驰来不及细想,扯起嗓子大叫了一声: